求一个姻缘签的签文
先来解释"冰人"这个词。
冰人=媒人 媒人系这顃工作的统称,男性当媒人称为冰人,而女性则称为媒婆,其工作性质都是一样的,只是称呼不同 。 据《晋书》记载,孝廉 令狐策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平躺在冰上,与冰下的人说话。
索紞解释这个梦说:「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,这象徵著你在调和阴阳,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,你将会给别人做媒,但这媒不容易做,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,男女双方才能成婚。」当下令狐策说:「老夫老了,不作媒了。
」但适逢太守田豹通过令狐策给儿子向同乡张公征的女儿求婚,果然到仲春二月成婚了,便有了冰人这个典故。 这首签文的意思是: 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只要媒人来说合(也可解释为亲朋好友热情的搓合),婚事自能美满达成,受到众人的祝福! 求姻缘,上吉签~~~。
月老求签
月下老人祠签词 前几天“十大”里有一则是关于“月下老人签词”的。
想到自己几年前曾录得所有签词, 今天有空,就找出来贴在这里。 中国文化里有不少并不是精华而是糟粕,迷信就是其中之一。
我把这些签词贴在这里,是 想保存和展示此文化的一角,并不是相信它或者要赞扬它。 以下所录,出自邓之诚《骨董琐记》。
旧说以为签词是清末大学者俞曲园(俞樾)所作, 邓之诚认为不可信,以为“词颇拉杂,盖好事者为之”。邓又认为:五十五为“先天之数 ”(一至十之和),与河图、洛书、周易均有关,故为五十五签。
后来增作至九十九签, 则“更好事者为之”矣。 1.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;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2.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 3.缺 (想起《差点就缺德》了,呵呵) 4.斯人也而有斯疾也。
5.逾东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,不搂则不得妻。 6.风型竹声,只道金佩响;月移花影,疑是玉人来。
7.斯是陋室,唯我德馨。 8.期我乎桑中,要我向乎上宫,送我乎淇之上矣。
9.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 10.又道是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。
11.自剪芭蕉写佛经,金莲无复印中庭。清风朗月长相忆,玉管朱弦可要听。
多病不任衣 更薄,宿妆犹在酒初醒。 隔年违别成何事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
12.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 13.不有祝(鱼它)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。
14.谁谓茶苦,其甘如荠;晏尔新婚,如兄如弟。 15.君子审礼,不可诬以奸诈。
16.意中人,人中意,则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,一般的解结双头学并栖。 17.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
18.非独内德茂也,盖亦有外戚之助焉。 19.或十年,或七八年,或五六年,或三四年。
20.何如?子曰可也。 21.十亩之间兮,桑者闲闲矣。
22.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;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 23.只一点故情留,似春蚕到死尚把丝抽。
24.两释累囚,以成其好。 25.可妻也。
26.维熊维罴,男子之祥;维虺维蛇,女子之祥。 27.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;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
28.夫妇也,兄弟也。 29.其孰从而求之,甚矣人之好怪也。
30.话别无长夜,相思又此春。 瑶姬不可见,巫峡更何人。
运石疑填海,乘槎与问津。遥 情每未注,谁共尔为邻。
31.越翼日戊午,乃社于新邑,牛一羊一。 32.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。
33.仍旧贯,如之何,何必改作。 34.条其(肃欠)矣,遇人之不淑矣。
35.虚设!夜静水寒鱼不饵,笑满船空载明月。 36.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
37.妻也者,亲之主也。 38.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母,不可以为子。
39.惟旧婚媾,其能降以相从乎。 40.良人者,所仰望而终身也。
今若此! 41.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,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 42.逸其人,因其地,全其天;昔之所难,今于是乎在。
43.遐迩一体,率宾归王。 44.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。
45.不愧于人,不畏于天。 46.害女红者也。
47.五百英雄都在此,不知谁是状元郎。 48.故好而知其恶,恶而知其美。
49.两世一被,形单影双。 50.虽有善者,亦无如何矣。
51.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 52.其所厚者薄,其所薄者厚。
53.成也是你母亲,败也是你萧何。 54.不思旧姻,求尔新特。
55.永老无别离,万古常团聚;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。
帮忙解下月老签
秦观(1049-1100),字少游,一字太虚,别号邗沟居士,学者称淮海居士,扬州高邮(今 属江苏省)人。
十五岁时丧父,侍母家居,研习经史兵书。元丰八年(1085)登进士第,调定海主簿、蔡州教授。
元佑初(1086),苏轼以贤良方正荐少游于朝,除太学博士,后迁国史院编修官,预修《神宗实录》,与黄庭坚、晁补之、张耒同游苏轼之门,时称"苏门四学士"。绍圣初(1094)坐元佑党籍,出为杭州通判,复贬监处州、郴州、横州、雷州等地。
徽宗即位,迁臣内移,秦观被命复宣德郎,后于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。 秦观少豪隽盛气,好大见奇,慷慨溢于文词。
熙宁十年(1077)往谒苏轼于徐州,次年作《黄楼赋》,苏轼以为有屈、宋之才。元丰七年(1084)自编诗文集十卷,苏轼作书荐于王安石,王安石称其有鲍、谢清新之致。
屡得名师指点和同道切磋,兼之天赋才情,故其文学成就灿然可观。著有《淮海集》四十卷,又《后集》六卷。
词集名《淮海词》,或称《淮海居士长短句》。 徐培均校注之《淮海居士长短句》,广集各种版本加以校勘校注,并收录年谱与传记序跋及历代评论资料,最为详备。
秦观在当世即雅擅名声,被誉为"今代词手"(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),淮楚一带,膜拜尤甚。后人更有称之为"宋一代词人之冠"者(李调元《雨村词话》)。
其词得《花间》、《尊前》遗韵,兼柳永、苏轼之胜,自出清新一格。内容多主情致,并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。
妍丽丰逸,体制淡雅,词境幽怨凄迷,极富感伤情调,堪称婉约词的宗师。其对稍后的周邦彦、李清照等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。
鹊桥仙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、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、朝朝暮暮。
【月老灵签抽签结果】 五九签 中签 签诗:脍炙,所同也,羊枣,所独
脍炙和羊枣,来源于一个典故:
《孟子.尽心下》,曾哲嗜羊枣,而曾子不忍食羊枣。公孙丑问曰:“脍炙与羊枣孰美?”孟子曰:“脍炙哉!”公孙丑曰:“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?”曰:“脍炙所同也,羊枣所独也。讳名不讳姓,姓所同也,名所独也。”
解释成现代语言就是:
春秋时,有父子两人,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。父亲曾哲爱吃羊枣(一种野生果子,俗名叫牛奶柿);儿子曾参是个孝子,父亲死后,竟不忍心吃羊枣。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。
到了战国时,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,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。公孙丑问:“老师,脍炙和羊枣,哪一样好吃?”
“当然是脍炙好吃,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!”公孙丑又问:“既然脍炙好吃,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?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,只戒吃羊枣呢?”
孟子回答说:“脍炙,是大家都爱吃的;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,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。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。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,不忌讳称姓一样,姓有相同的,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。”
孟子的一席话,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。
所以这挂签的意思是:姻缘是好的,而两个人在兴趣爱好上各有不同,不宜因此而苛责,需要相互包容。